到2025年全球化石燃料企業(yè)將面臨1.6萬億美元投資風險
到2025年,化石燃料公司將面臨浪費1.6萬億美元的投資風險,如果他們的排放政策基于當前的政府政策,這可能導致全球變暖比工業(yè)化前水平上升2.7°,而巴黎氣候協(xié)議擬定的目標是不超過1.5°。
這是倫敦智囊團機構Carbon Tracker本周發(fā)布的一份新報告中強調(diào)的一個警告,標題為《彌合差距:1.6萬億美元的能源轉(zhuǎn)型風險》。該報告首次對國際能源機構(IEA)發(fā)布的三種情景進行建模和分析:超越2度情景(B2DS),目前與1.75°C的全球變暖結果相一致;可持續(xù)發(fā)展情景(SDS)與2°C升溫結果一致;和新政策情景(NPS),這與2.7°C的變暖結果一致,符合當前的全球各國政府政策。
報告表示,如果化石燃料公司的業(yè)務決策基于當前和政府宣布的排放政策,而不是國際氣候目標,那么到2025年,它們有可能浪費1.6萬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換言之,1.75°C B2DS在2018年和2025年之間的資本支出要比2.7°C的NPS少1.6萬億美元,比2°C的SDS低0.9萬億美元。
報告中作者、碳補償機構高級分析師安德魯格蘭特解釋道,“目前,政府的政策遠未達到巴黎承諾的最終目標。錯誤的信號和過度投資于基于虛假安全感的邊際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項目的公司可能會損害價值數(shù)十億美元的股東價值。”
Carbon Tracker在報告中比較了三種主要礦物燃料:石油,天然氣和煤在三個不同情景的資本投資,結果發(fā)現(xiàn):
1. 石油: 1.3萬億美元未來投資目前面臨風險。具體而言,任何新的油砂投資都將是不經(jīng)濟的,只有少量潛在的、新的北極和超重油投資實際上在往前推進。美國風險最高,達5450億美元,其次是加拿大,達1100億美元,中國達1070億美元,俄羅斯達850億美元,巴西達700億美元。
2. 天然氣:28億美元的未來投資目前面臨風險,歐洲天然氣開發(fā)潛在支出的一半可能變得不經(jīng)濟,同時十年內(nèi)不需要新的液化天然氣(LNG)產(chǎn)能。目前,俄羅斯風險最高,達到570億美元,其次是美國,風險達320億美元,卡塔爾風險達140億美元,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挪威全部風險達130億美元。
3. 煤炭:620億美元未來投資目前面臨風險。報告認為,除了印度作為取代進口的手段之外,沒有新的煤礦是具有可行性的,也不需要新的出口煤炭產(chǎn)能。因此,中國將面臨410億美元的風險,而美國則面臨100億美元的風險。
報告的另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是,私人投資者的風險高于國有企業(yè),其中88%用于不必要的石油和天然氣項目。報告的作者解釋說:“沿著每種化石燃料成本曲線的競爭定位范圍意味著持有這些資源的公司之間在結果上存在很大差異。大多數(shù)石油和天然氣儲備可能由國有控股公司持有,但我們發(fā)現(xiàn)私人投資者對可能受到需求破壞影響的較高風險部分的暴露程度不成比例,如下所示。”
“能源行業(yè)正進入一個不確定的時代,”安德魯格蘭特補充說。“技術發(fā)展和氣候政策相結合,以現(xiàn)代世界前所未有的方式減緩化石燃料需求,導致投資者呼吁企業(yè)加大步伐,以反映更高水平的氣候雄心。但是,能源公司必須對其圍繞低碳結果的想法保持全面的立場,并說服股東認真對待這些風險。”
責任編輯:電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