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售電:到底還玩不玩?
上周五,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發(fā)布了《關于2018年2月份廣東電力市場結算情況通知》,這份通知無疑是給正值初春的廣東的售電公司頭上淋了一盆冷...
上周五,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發(fā)布了《關于2018年2月份廣東電力市場結算情況通知》,這份通知無疑是給正值初春的廣東的售電公司頭上淋了一盆冷冷的冰雨。小編也是在想靜靜了一個禮拜后,決定帶大家重新回顧思考一下。
通知中指出,2月份廣東售電公司從市場上凈獲利-0.36億元!在抵扣考核費用后,需求側企業(yè)收益為負的高達55家!偏差考核電費高達0.63億元!回顧到這,我們還是看圖說話吧——
小編找出了過去一年廣東售電公司獲利情況,今年1月份,售電公司的實際獲利已遠低于2017年的月平均獲利數,2月份更是首次出現凈獲利為負數。而需求側盈虧的對比,從去年10月份開始,虧損的售電公司數量便呈現上升趨勢。
從2017年11月起至今,廣東月競統(tǒng)一出清價差始終維持在4分上下,價差的不理想導致售電公司凈獲利難以再維持在億級水平。2018年2月虧損的售電公司數量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55家,占比近40%。雖說一方面是因為2月為我國傳統(tǒng)春節(jié),用戶放假或訂單推遲等原因增加了預測難度,導致偏差考核費用大增,但根本原因還是價差持續(xù)維持在低位,兩種因素疊加導致了凈獲利出現負值。再看看前兩天新鮮出爐的四月份月競,價差繼續(xù)在4分左右徘徊,可謂是完全沒驚喜,也一點不意外。但相信春節(jié)過后考核費用大幅下降,市場整體獲利情況會有所改善。
此外,從2017年11月起需求方申報價差持續(xù)維持-35厘/千瓦時達5個月之久,2018年的前4個月,需求方平均申報價差絕對值總體呈下降趨勢,且供給側與需求側的邊際成交出清價差總是有相當一部分距離。由此可見,需求側扮演邊際博弈的主體有些過于趨于謹慎,且博弈的主體數量在減少,這也是導致成交價差不樂觀的一個原因。
價差的持續(xù)低位是否意味著,在新的一年里,廣東售電市場的加速洗牌是個必然的結果?在洗牌過后,是否還會存在售電公司對用戶偏差考核全包?對于廣東售電市場的明天,小編依舊心懷期望,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李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