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狗日的科研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寫下這么一個題目,我自己都震驚了。作為一個有二十年教齡的老教師,我實在不想這么粗魯。可我已經忍它很多年了,快要被它憋死了,姑且就這么粗俗一回吧。◆ ◆ ◆1. 關于項目申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寫下這么一個題目,我自己都震驚了。作為一個有二十年教齡的老教師,我實在不想這么粗魯。可我已經忍它很多年了,快要被它憋死了,姑且就這么粗俗一回吧。
◆ ◆ ◆
1. 關于項目申請
>>>>
持久的失敗
從第一次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了到現(xiàn)在,已經10年了。10年,國家領導已經換了兩屆,10年,持久的抗日戰(zhàn)爭早已經勝利。而我,什么希望也沒有看到。盡管結果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當一次又一次不予資助的通知把我殘存的科研希望撕得七零八落,我出離憤怒了。幾乎每次都一樣的評議結果:三個評議人,兩個建議資助,一個持否定態(tài)度。“第幾次啦?為什么每次的每次都是兩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從統(tǒng)計學角度,三十次評語,有二十次贊成,那也是絕對大多數(shù)啊。”我輕輕的嘀咕著。
一旁的妻子,冷不丁給我來了一句:“要是都給你不好的意見,你早就死心了,不吊吊你的胃口,有多少人會陪他們玩?”我瞬間石化!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而我一直在傻傻地充當著這么一個不光彩配角,十年來竟然毫不知曉。其實我何嘗不知道這些,只不過從來不肯真的相信罷了,心底總殘存那么一點點理想主義色彩。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算來也有十五年啦,很早就有人告訴我,要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定要多去參加學術會議,多結識一些圈子里的人,本子的好壞起不了決定性作用。可我依然堅信,或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真的是公開公正公平的呢-----正如他標榜的那樣!
直到現(xiàn)在,我終于徹底明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所有基金項目中,婊子做得最好,牌坊也立得最高的(其他省部基金大都明碼標價,拿到以后反饋多少是有行規(guī)得,猶如街頭妓女,但至少不會立太高的牌坊)!我問過一些拿到過基金(不含青年基金)的同行,也無不有此感慨。
>>>>
關于圈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發(fā)榜之前,拿到項目的其實都早已知道結果,他們從何得知?!入圈子是業(yè)內的潛規(guī)則,圈子里的人好相互照應。每年項目送審前,圈子內電話滿天飛,“項目到你這里的話,照應照應”“嗯,好的,一定給優(yōu)先,我的到你這,也照應照應。”“喂,你的本子發(fā)我這里來了,我給了特優(yōu)。”“那個誰的本子,是以前幫過我的人,照顧一下”如此等等。
我從不入哪個圈子,我孤身一人從南方來到北方,實指望靠自己開創(chuàng)一片天地。然而,不入圈子就早已經注定了,怎么申報都是白費心機。一個本子要找你的麻煩,是很容易的事,隨便哪一條莫須有的缺點,都可以置你于死地。而你,連申辯的權利也沒有,這就是國家基金的評審規(guī)則。曾經早就有人告訴我,沒有拿到基金,評語再怎么弱智,也不要去申辯,申辯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結果的改變,只會造成負面影響,除非你是某某大牛的什么人!
而我居然曾經傻傻地給國家基金委發(fā)過去兩次申辯意見。這種奇葩的不可申辯的通訊評議制度,有何公正可言?!他只是告訴你,你必須入圈子,進了圈子,你照顧我,我照顧你,評語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嗎。盡管我什么圈子里的人也不是,我什么基金也沒拿到過,我什么也不懂,但我10年前就評審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細節(jié)不便說。只不過寫意見之前,已經定好了誰該否定,誰該肯定!其實,這件事也讓明白,自己一年又一年,辛辛苦苦寫了又寫的申請書,指不定會落在哪個日理萬機的“老板”手上,他怎么可能有時間好好看你的本子,他只需要瞄一下,本子是不是圈內人的,是不是打過招呼的,你的多少年的心血,在他那里屁也不是。
基金委項目流動主任,歷來是一個香餑餑,單位也都會力推自己人去。可是看看招聘條件吧,一般要求博士學位,高級職稱。流動期間,基金委每月發(fā)2000-3000元津貼,原單位津貼取消,就這工資水平為什么還這么多人擠破頭皮想去。因為誰都清楚,流動一下,你就已經是圈子里的紅人啦,以后申請基金那都是手到擒來的事了。
>>>>
關于學科評審
我們面對這么一個通訊高度發(fā)達的時代,本可以很多事情可以真正做到公開與公正。而有人偏偏不想這么干,因為這必然損害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假設,基金委信任通訊評議結果,那么,學科評審究竟是為什么而設。如果,信任通訊評議結果,直接讓每個通訊評審人打分,每個申請得分相加,按序排列,完全可以由計算機完成這些工作,減少人為干擾因素。這么多年來一直有人提這個,為什么不實行?通訊評議過后,實際上大部分申請書的結果都是可以操作的,只有少部分,每年大約能有3%的申請書,在3個通訊評議人(有的學科組是5個)那里都給優(yōu)先資助的就算好的了,這部分屬于直接上,學科評審不加干涉。但資助率每年約在16~18%,剩下的,學科評審就是關鍵了,可以想象,學科組可操作的空間和權利!有了權力,就有了權力尋租的空間,大概這就是不取消學科評審的原因吧。也因此,跑項目,成為了科研體系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單位跑,團隊跑,個人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跑得目前的科研氛圍烏煙瘴氣,沒有一塊凈土。
>>>>
關于省部基金
除了國家基金,其他省部級基金同樣沒有公平可言,就拿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來說吧,除非你是天大或者南開的老師,否則,要拿到它并不比拿國家基金容易。對于我們一般的學校,全校每年拿到3、5個課題就算好的,比例比國家自然基金還低很多倍。對于這種衙門式的基金,沒有人幫忙無異于白日做夢。我們學校做得還算比較開明,每年都把省部基金申報指標下到各個院系,由院系答辯之后推選出上報的項目。我有幸在理學院曾經兩次以答辯排序第一上報,上報之后,有人就跟我說了,你找人了嗎,沒找人沒戲的,一般要申報前一年打好招呼的!我只能呵呵呵了,一我沒人可找,二我也試著托別人找過,但高達25-30%課題經費反饋而且還不能打保票。彼時,我生活都很拮據(jù),哪里還有這么一筆現(xiàn)錢來做這種風險投資?因此,兩次我都不知道評審的結果,因為從來也就沒有評審的意見反饋過給我。沒有操作就沒有結果,這就是現(xiàn)實!此后,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每年依然如故地發(fā)布申請指南,但我連瞧它一眼的興趣也沒有,不就一妓女么!
◆ ◆ ◆
2. 關于科研經費
>>>>
面上項目真的需要80萬嗎?
提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經費提高到均項80萬元的那些人,絕對是禍國殃民的主。每年寫課題經費預算時,成了我的一大難題,一直在納悶,一個面上項目真的需要那么多錢?該怎么編才能花完這么多錢?我從均項20萬一直寫到均項80萬,這幾年化工試劑一直是降價的呀,為什么經費反而暴漲,是我們國家太有錢了么!有幸拿到課題的同行,也經常發(fā)出得意的抱怨,唉,我這還操心多少多少萬沒花完呢。于是,在大學里,每天都能看到,教授們怎么想辦法弄發(fā)票把項目經費報出來,有的專門委托研究生負責報銷工作。
是呀,這么多的錢,要報出來也算是一項比較大的工程。試想,如果都用來買試劑的話,用一個價格適中的試劑,使用較廣泛的溶劑來算算:無水乙醇,市場價含運費2.5元/公斤,可以買下320000公斤。試劑應該是項目研究最大開支,也許有人會說,我用都是進口試劑,好幾百元一克呢,那么我請問你,你做這種研究意義何在?給外國試劑公司創(chuàng)造利潤嗎?面上項目支持的不應該是這種攻堅克難的項目,面上項目本來就應該面向大眾,研究一些最基本的科學問題,或者解決最基本的一些應用技術問題,目的應該是降低生產力的成本。不排除確實有些前沿項目需要使用高端試劑,但國家專門有這方面經費支出,863,973,創(chuàng)新團隊,杰出青年基金,重點基金等大項目有的是。或者還有人會說,我的實驗測試費很貴的,80萬真的不夠用。拉倒吧,騙一騙業(yè)外人可以,做過科研的誰不清楚,大型儀器本來就掌握在你們能拿到項目的圈子里的人手上,對于需要使用某一特殊儀器的非圈子里的人,你們要價確實比較狠。對于本來就是圈子里的人,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一分錢也可以不要,因為你也可能有用到他的儀器的時候。還有人會說,我的人工費很貴呀,我給研究生開的工資很高,那么請問項目經費是用來發(fā)工資的么?而且,真正的人工費,大部分也不是真的用在研究生工資上了,而是用在課題鑒定,研究生答辯等互相包紅包上了吧。
>>>>
關于平均科研經費
科研經費腐敗的丑聞屢發(fā),除了個人原因之外,課題經費的無序發(fā)放絕對是一大誘因。我們來看看2014年度全國各高校科研經費情況(數(shù)據(jù)引自http://www.bioon.com/trends/news/615171.shtml),2014年度全國有227所高校科研經費超過億元(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我們國家多么的舍得科研花費)。平均每位老師年度科研經費超過50萬元的高校17所,這么多白花花的銀子,你們大學老師怎么還天天哭窮呢!就連我所在的學校人均科研經費也達12萬元,但是,依然只是平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就怕平均二字!
實際的情況是,我和我身邊大多數(shù)同事很多年都沒有一分科研經費到帳。在大學里,真正科研經費充足的老師是不多的,大量的錢只集中在少數(shù)人身上,而這些人往往身兼行政要職,根本沒有時間進行科研工作,于是在他們手下便有了二老板三老板。有的研究生好不容易報上了很有名的導師,但之后他會抱怨說,我甚至一年都沒見過我的大老板。是啊,大老板也忙啊,既要忙于處理政務,又要忙于各方應酬,還要忙于跑項目,爭取更多的經費,底下要養(yǎng)那么多人呢,豈是學生輕易見得到的?
于是,在大學里,形成了科研經費高度集中的奇怪現(xiàn)象,有錢的越來越有錢,錢能生錢,在那個地方被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而沒錢的,哪怕最基本的玻璃儀器也湊不起來,拿什么搞科研!于是,在大學里,還形成了另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科研經費很多的大牛教授們,承擔的教學任務很少,他們沒有時間上課,也沒有必要上課,能給學校帶來科研經費就是最大的貢獻了!真正奮斗在教學一線往往是青年教師和像我一樣拿不到課題的副教授們。
千百年來“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不知從何時已經更改為“師者,項目,課題,經費也”。
◆ ◆ ◆
3.關于大學教育與科研的關系
忽如一夜春風來,不知道從哪個晚上開始,全國大學掀起了一浪又一浪升級的高潮,伴之而來的是有特色的專科性高校越來越少。綜合性大學,研究性大學成了高校建設的共同目標。教學,越來越成為大學里的雞肋,科研占據(jù)著大學絕對的主導位置。
什么是大學?《漢書·禮樂志》云,“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封建帝王尚且尊崇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于國。反觀我們現(xiàn)在的大學,有幾所還在保持教化學生為自己的根本任務?上層建筑對大學的評價是看拿到多少項目經費以及發(fā)表多少論文,必然導致眾多高校對自己的根本職責集體失憶!
在大學里做教師,成不成功,科研經費決定了一切,拿到的項目越多,給學校帶來的創(chuàng)收越多(不論什么項目,學校都要抽取一定的管理費,雁過拔毛,最低的縱向類項目為5%,以我校2014年到校項目經費1個億來算,即便全部按最低的比例抽成,學校也可得500萬元),所以能帶來更多項目的老師工資更高,獎金更多,也就不足為奇了。問題是,既然如此,老師們何必吃力不討好,把時間都放在編寫教案,認真?zhèn)湔n上課上呢。你教的好不好根本不重要,只需要有大量課題經費,你的職稱,你的聘任級別馬上可以直通最高級別。反之,教得再有水平,沒有課題經費,一切都是白搭。這是一種神馬邏輯關系,坑苦了寒窗十年的孩子們!我們一再哀嘆大學生的質量一年不如一年,除了擴招的因素之外,以科研經費為主導的評價體系難道不在其中推波助瀾了么?!
我曾經在老區(qū)一所中等師范學校教過四年書,那是井岡山腳下的一個小縣城,在那里我度過了工作生涯中最快樂的四年。在那里,學生和老師每天按時出操,按時上課,按時下班。教師沒有科研,沒有壓力,有的只是快樂。盡管招收的只是初中畢業(yè)錄取的學生,但素質都很好,他們知書達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三筆字個個拿得出手,山高皇帝遠,反而為學校開展真正的素質教育提供了便利。學生不僅學到了許多實用的知識,他們畢業(yè)后在各個單位都干得很好。盡管當時學校沒有開設英語課,但許多同學后來都考上了全國各地重點院校的研究生,一點都不遜色于我現(xiàn)在所教的大學生。如果不是因為四年后趕上了全國中專大合并,我所在的學校被撤銷,我本來可以在那里快樂地度過我的一生。
大學教育是什么?我常常帶著這個問題審視我們的大學,審視我們的大學生。當我坐校車回河西區(qū),車上已沒有車位,但沒有一個同學起身(哪怕假意說一聲老師請坐這),我發(fā)現(xiàn)了大學教育的失敗;當我收作業(yè)時,看到作業(yè)紙上畫滿比醫(yī)生開方子還難辨認的鬼符般字體時,我發(fā)現(xiàn)了大學教育的失敗;當我每次監(jiān)考,注視著那些東張西望茫然無措的眼神時,我依然發(fā)現(xiàn)了大學教育的失敗。大學監(jiān)考,一年級新生時最好監(jiān)的,他們剛從中學來,不知舞弊為何物。年級越高,越肆無忌憚。那年,有同事因收繳舞弊學生試卷而被打時,我甚至感覺到對大學教育的絕望。所以,后來只要我監(jiān)考,我總會先罵上一通,你們四年都學了些什么?本來老老實實一個人,讀完大學之后,什么也沒學會,就學會了弄虛作假么?!
誠信的缺失,是大學教育最大的失敗。而這種失敗與科研業(yè)績作為高校評價的主導體系是分不開的。由于科研鴨梨山大,教師根本無暇顧及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甚至學校對于學生的政策也轉變?yōu)榻處煹目蒲蟹眨芯可筒槐卣f了,只要發(fā)了SCI收錄論文(關于論文,后面我會專門再談),就獎勵,不發(fā)論文畢不了業(yè)!
本科生也難逃厄運,一篇本科畢業(yè)論文,要求兩萬字數(shù),我至今不明白論文字數(shù)與論文質量存在何等關系?從開題到答辯僅本科畢業(yè)論文就需要填寫十余種表格,一個教師帶十幾個本科畢業(yè)生,光表格填寫就弄得你精疲力竭的,還怎么讓學生好好地做實驗。而且,畢業(yè)論文期間,正是大量公司招聘畢業(yè)生的時候,許多學生還要忙于參加各種招聘會,如果因為一個本科畢業(yè)論文工作落實不了,就業(yè)率又下去了,所以你還不能不讓他找工作去。
那么,問題來了,這兩萬字的論文怎么完成?!于是,本科畢業(yè)論文中,前言綜述部分蔚為壯觀(往往占篇幅的一半以上),圖表頁數(shù)也頗波瀾壯闊(字數(shù)不夠,圖表來湊),然而,最重要的部分“結果與討論”部分卻寥寥數(shù)語(不足為奇,一個本科生你希望他能討論出多大的名堂?)。就算我們自己,大都經過三年碩士,三、四年博士研究生的系統(tǒng)訓練,要寫出兩萬字也不是那么的容易!況且,真正好的論文應該講究言簡意賅!既然大家都是通過湊字數(shù)來達到本科畢業(yè)論文的字數(shù)要求,抄襲在所難免,前言綜述部分,他不抄襲又能怎樣?你指望他看幾十篇上百篇文獻提煉綜述,這本來就不切實際(當然不排除極個別同學有這水平)。誰不知道,綜述論文是最難寫的!管理者不愧為管理者,要求本科畢業(yè)論文查重,查重率不得超過多少多少方能過(我不反對查重,因為我反對抄襲,但我反對只看查重結果,而不切合論文實際情況,許多本科論文都是上屆畢業(yè)學生工作的延續(xù),其引言部分必然有很多相同之處,尤其是許多已有定論的經典研究成果,引用它們何錯之有?)。這種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只能逼迫學生把原本很經典的一些定義,定理,撰改的面目全非,從而得以成功逃避查重軟件。這種畸形的本科畢業(yè)論文管理制度,不是在逼著學生造假么?制度的不合理性導致學生誠信的缺失是非常可怕的,當他們走上工作崗位以后,有的把這種思想帶入自己的工作中,有的考取研究生以后直接以這種態(tài)度去對待科研,這不是貽害一生了么?!
◆ ◆ ◆
4.關于科研業(yè)績與教師考核
>>>>
雞肋的教學
我并不反對科研在大學教育中的存在,在提倡全民創(chuàng)新的時代,有想法就去試驗當然是好事。但把大學教育完全綁架在科研上,就有悖教育的理念。教育本來應該是快樂的,科研本來也應該是愉悅的,一旦讓它主導教學業(yè)績,我就不知道大學辦學的宗旨在哪里?看看現(xiàn)在的許多高校吧,都在比著把本應是教育學生的圣地轉變成各式各樣的研究所。
就拿我所在的學校來說吧,教師的考核,分A分,B分和C分。A分是科研經費到帳得分,B分是發(fā)表論文得分,C分是教學得分。聘任時,主要看A分,A分決定了你能不能聘任更高一級的崗位,B分決定了你是不是能保住自己職稱內的最低崗位,匪夷所思的是,本來應該放在首位的C分,對于你的聘任不起任何作用。如果你A分高,C分有沒有也沒人在意。換言之,對聘任職位高低起決定作用的是科研經費。每1萬科研經費折合50分A分,A分還可以用來充抵B分(與之對應的是,B、C分不可以充抵A分),換言之,你有科研經費了,不發(fā)表論文也沒有關系,不好好教學也沒有關系!這是怎樣的一種辦學理念!學生的位置在哪里?!
大學交給市場以后,學生本應該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本應該倍加珍惜。然而,學校往往會采用錯誤的珍惜方式。比如,一旦考試的時候,老師要多抓幾個補考,學校就不高興了,你抓一次,讓你再出一份補考題,你再抓一次,再讓你出一次補考題,直到學生補考通過,折騰到你自己都不愿抓補考了為止。后來我才知道,原來你抓多了補考,學生畢不了業(yè)的話,對學校名聲不好,會影響到下屆招生。補考影響招生,所以質量再差,你也得放過去,這就是大學教育如今的現(xiàn)狀!這樣出來的學生質量能好到哪里去,為什么你們不想一想,長此以往,還有多少人愿意把孩子放到這樣的大學里來呢。
>>>>
關于教師業(yè)績量化
教師的業(yè)績也能量化計算,我也是醉了。記得,讀大學時,參加過一次系里的以雷鋒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當時,系里搞了個綜合測評,做了好人好事可以加分,所以很多班干部依靠這條都能拿到獎學金,我在演講時抨擊了這種現(xiàn)象,“雷鋒精神也能打分,這真是一種創(chuàng)舉啊!”博得了許多同學的共鳴。
選擇教育,就選擇了奉獻,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清貧。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對教師行業(yè)的真實寫照。一個需要用“心”、用情感去做的事業(yè),怎么就能量化起來了呢?
最近,微信朋友圈流傳這么一個段子:一位教師問禪師,“大師,我是個老師,每天備課、上課、管理班級、做孩子思想工作;還有培訓、晉級、科研、考核,壓力很大,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又不能顧家,還要面對社會的質疑,家長的不理解,我該怎么辦?”禪師右手拍左胸,不語。我有點頓悟:“您是說不要抱怨,要問心無愧,要對得起心中夢想,對嗎?”禪師搖了搖頭說:“你離我遠點,我出家以前也是老師!今天聽你又說這些,心堵得慌……。”
是呀,在現(xiàn)行的體制下做教師,有幾個能不感到堵心的。作為大部分教師來說,他們只想好好地教書,好好地育人。可是在大學,我真的已經看不到大學的功能還能育人了。除了科研,教師授課也是量化計算來得報酬,按我們學校,超工作量一課時,目前是50元,只要超了,就有錢,沒人問你課上得怎么樣。教師教學的工作大部分其實是在課堂外完成的,我不知道量化的依據(jù)在哪里?備課,輔導,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有良心的教師他們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教書育人上了,如何量化這些感情的投入?教書育人本身就不是一個可以量化的工作。而高校的管理者們(我揣測他們大概教書不咋的,但科研“實力雄厚”),于是炮制出了科研業(yè)績主導一切的教師管理體制。因為科研業(yè)績很好量化,爭取到科研經費1萬元,折分50,發(fā)表1篇論文,根據(jù)論文級別折分若干。你的科研分數(shù)越高,聘任的職位越高,獎金越高。在大學做老師,貧富差距是非常大的,一心一意搞教學的老師往往是收入最低層的,這是一種怎樣的變態(tài)體制!這種在領導眼里所謂的科研激勵機制,實質也只是為制定政策者服務的工具。因為他們可以制定這種政策,也就可以隨時更改政策,一旦太多的普通教師能夠拿到更多獎勵,政策隨時會朝令夕改!
以我自己的經歷,學校制定的所謂激勵制度,實質只是激勵了部分領導樂意激勵的人,而對領導不樂意激勵的人卻是極大的打擊。我還在講師職稱的時候,學校剛好出臺所謂的科研激勵機制,那個時候,自己還很高興,認為可以靠自己拿到高一點的崗位。為了早日評上高級職稱,我自己一個人,沒有經費,沒有課題組,起早摸黑,發(fā)了一系列論文。所以講師期間,按照學校文件計算,我的科研工作量已經超過教授三。正當我的高興勁還沒緩過去,以為自己起碼應該給個副教授崗位了吧,幾天以后,學校來了一個補充說明,講師不在低職高聘范圍內。好吧,誰讓咱是小講師呢,好不容易熬過了講師期,我以9篇SCI第一作者報評副教授,記得當時人事處接材料的同志開玩笑說,你這材料比報正教授的一些老師的好要硬。我只能呵呵呵,五味雜陳。不管咋的總算評上了副教授,我的希望重新燃起,因為我的科研業(yè)績分依然超過了教授三,心想這下至少應該給我副教授一的崗位吧。沒高興兩天,又一個補充說明來了,凡是當年晉升職稱的,只能保晉升職稱內最低崗位。這是什么依據(jù)?敢情在他們眼里,能給你晉升職稱就已經是恩寵有加了,還想什么高崗位!好吧,我繼續(xù)忍,人在屋檐下嘛。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個聘期,心想這下你還能阻止我了嗎,還能有什么理由。我甚至提前慶祝了,以為這次至少上副教授一崗位了。但你一個普通教師順其自然的想法,永遠跟不上政策制定者詭計多端的變化!又是沒過兩天,又一個補充說明來了,這次聘任副教授一的崗位沒有這么多指標,上一聘期的副教一崗位的這次全保住了,只給學院增加了一個指標,你們十幾個老師爭去吧!我去,這是什么狗屁激勵政策,政策制訂的時候,沒有指標之說呀。這可真正是按需設崗啊!不想讓你上,可以隨時加補充說明!而我居然次次中槍!敢情我所有的科研業(yè)績沒有一次派上用場!我所有的努力,在政策面前不堪一擊!老子不陪你們玩了,愛咋咋的!我是一個教師,我只想好好地教我的書了,以對得起教師這份神圣的職業(yè)!
只有在面對學生的時候,我才能感覺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也才能感覺到作為一位教師的快樂!我只想享受這份教育的快樂,請你們千萬不要再逼我完成所謂的科研工作量!科研對于我,只是在我想做,有想法的時候才去做!憑什么逼我,為了所謂的業(yè)績,發(fā)一些破爛的論文,走一些歪門邪道!
科研業(yè)績綁架教師崗位,帶來的絕對不是公平公正,而是更多的貓膩與對大部分勤勤懇懇的教師的心理極大打擊。其害處還有很多,比如,沒有關系,不入圈子,縱向科研項目是很難申請到的,尤其像我們這種水平一般的院校。于是一些教師,為了保住自己的崗位,四處找企業(yè)弄所謂的橫向項目。企業(yè)領導也不是吃干飯的,大概也清楚大學教授們的斤兩,真正給你投錢的是不多的,除非他們能見到了有利可圖。所以,一到快要到聘任的時候,高校教師們各顯神通,先算好差多少分數(shù)才能保住崗位,折合人民幣多少萬元,然后找一家企業(yè)(跟你的研究搭不搭架也沒有關系,學校只要有錢進來就好了,就有業(yè)績了),用自己的錢打到學校,以滿足工作量的要求。如此一來,企業(yè)高興,不用出錢也有合作項目;學校高興,呵呵,橫向項目可以抽去20%的管理費。可憐的只有我們這些窮酸教師,不僅被逼良為娼,而且白白損失真金白銀!接下來,還得想轍把自己搭進去的項目錢趕快報出來,要不,家里可要揭不開鍋了!這些內情,業(yè)外人士是不知道的。我曾經被選派到企業(yè)做特派員,所以對于企業(yè)的訴求還是了解一些的,他們的技術是絕對保密的,你不可能插得進去,他們只希望借重你的人脈與技術與他們聯(lián)合申請項目,一起騙點錢花,這就是目前真實的情況。我始終不明白這種科研項目意義何在?!如我一樣恥于這么干的老師,就只能逆來順受地接受低一級聘任崗位,胳膊扭不過大腿,“科研業(yè)績決定一切”,這是學校的紅頭文件,不行你走人呀!(旁白:如果還能回到十年前那種來去無牽掛的狀態(tài),我早就走了)
◆ ◆ ◆
5.關于SCI論文
項目到手了,還得結題!于是,論文成了高校的另一道風景。國家項目難拿,但結題卻并不難,一般只要弄幾篇論文就可以交差,就結題的成本來說,根本費不了多少錢,況且發(fā)表論文還有獎勵的!說來慚愧,我沒有得到過什么項目支持,但也發(fā)過十幾篇SCI收錄論文,完全自己寫的。
可是我現(xiàn)在越來越反感寫那些無聊的論文,為論文而做科研,簡直無聊透頂。要造一篇論文,其實很容易:第一步,查文獻;第二步,依照文獻作某些方法或技術改進(是不是比原文獻方法更好,天知道),各種數(shù)據(jù)測試,紅外,紫外,XRD,掃描透射,先不管有沒有用,數(shù)據(jù)拿到;第三步,羅列數(shù)據(jù),自圓自說;第四步,起一個響亮的題目,網(wǎng)上投稿,一個月后,minorrevision,又一個月后,可能繼續(xù)minor revision,依照論文評閱者提的問題,委婉地回答好了就OK了;第五步,submission accepted ;第六步,大概又過去兩個月,submission published,萬事大吉。
以上就是一篇SCI收錄論文炮制的基本模式!我們國家近些年絕對是論文炮制大國,這跟目前的教育評價體系有密不可分的關系。2014年,我國機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SCI論文共有23.51萬篇,多么激動人心!可有多少論文是真正有價值的,天知道!記不得今年的是哪一天,我在辦公室閑來無聊,突發(fā)奇想,想看看我校所發(fā)表論文的引用情況,以單位名稱搜索(含第二單位,也就說其中有許多并不是我校所有權的),數(shù)量倒是真不少,2573篇,我仔細數(shù)了一遍,被引頻次大于或等于10(這就算是有人看了的論文了)的有248篇,占16.6%,大部分論文被引頻次為0。用業(yè)內行話來說,其實絕大部分論文,發(fā)完也就發(fā)了,但幾乎就是垃圾,看都沒人看。我看了一下我發(fā)的第一作者的10來篇垃圾,還好,我的這些論文被引頻次加起來居然超過了200次,也就是說,在我們這種一般學校,我的論文質量應該不在中下之列。然并L,自己才知道這些論文有多沒意思,為了多發(fā),快發(fā)文章,本來可以寫成一篇長論文的,非拆成2-3篇,發(fā)快訊;本來還沒太弄明白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為了搶時間,先發(fā)出來再說。這種壓力之下的科研,壓力之下的論文,我自己事后再看,常常感覺惡心。我國從2007年開始一躍成為論文制造大國,有多少垃圾的成份在里面?!
我自己還是ChemicalCommunications,MacromolecularRapid Communications,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European Polymer Journal,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atalysis Science &Technology,CompositesScience and Technology,Polymer Chemistry和Polymer Bulletin 等國際期刊的審稿人。盡管審過不少稿,但大部分也是made in china,考慮到民族情結,一般都會給pass。
講一件審稿中的笑話,你也許就對科研論文不會那么膜拜了。大概在兩三年前,收到一篇審稿,是做一個聚合物與CaO的復合納米材料。我很認真地看了其實驗步驟,在大量(或許是200ml)鹽酸中,加入聚合物,然后加入少量(或許是0.1g)CaO。總之,反應不知道多少時間,接下來,各種表征,無一例外的都有CaO神奇的特征峰,而且無一例外地很清晰。我的個天,那是神馬CaO!我毫不客氣地寫下評語,你的CaO能在大量鹽酸中存在,真是神的CaO,我是人,看不懂,請你把論文送到神那里去審吧!做論文做到連最基本的一些化學原理都丟了,我不知道這種論文對社會有何貢獻,每當我看到大量類似的垃圾論文,我仿佛看到,登載它們的一頁頁珍貴的紙張,以及倒下的一片片森林,還有留下的一片片沙漠!除此之外,我什么也沒看到。這一次審稿經歷讓我對科研,對科研論文產生極度的恐懼感,長此以往,我不知道我們的科研精神將會被引向何方!
或許是我的論文確實有人看了,曾經,我居然兩次收到國外學生求職的CVs,大意是說看到我們課題組發(fā)的論文,覺得與自己的工作吻合,想來我研究組做博士后。收到這種求職簡歷,我才真正意識到,論文的影響原來可以這么大。我從來沒有過什么研究組,所有第一作者或通訊聯(lián)系人的論文,都是我自己做的實驗,自己寫的論文,自己投的稿。那純粹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科研工作量的要求而寫的“垃圾論文”,因為它們沒有任何原創(chuàng)性,也不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科研。只是為了多發(fā)、快發(fā)論文而找的當前研究熱點,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某些修修補補而已。換句話說,無非是在別人嚼過的甘蔗上,再咬上幾口,索然無味。
我也曾經幻想自己好好做一些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科研工作,現(xiàn)實的體制下,我能么?先不談條件的不許可(在高校,如我等弄不到項目的劣等教師,科研條件自然上不去,有時連最基本的瓶瓶罐罐也滿足不了,而高級別論文是要靠高大上的儀器設備才能完成的)。真正的科研,應該是允許我一年、三年甚至十年不發(fā)一篇論文,允許我甚至一輩子不發(fā)論文,因為探索性的東西,本身就可能一無所得。那樣的話,職稱怎么上,工資怎么漲?老婆孩子怎么養(yǎng)?所以,身在高校,我就不可能隨心所欲,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科研。你必須去做功利性的科研,發(fā)論文快的“科研”,順應考核要求的“科研”。
這就是目前高校科研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我始終沒明白這種急功近利的科研,它還是不是真正的科研?基于這些,我給兩位求職者的回復大意是這么說的:第一,我沒有資格帶博士后(我連碩導都不是,盡管事實上已經帶過幾個碩士研究生,但因為沒有科研經費,我碩導都算不上,又是這該死的科研經費!);第二,我沒有經費負擔博士后的工資,所以只能拒絕你的好意。其實,還有第三(怕有損國格,我沒有說),我做的東西都是“垃圾”,來了你會失望的。
◆ ◆ ◆
6.理想中的大學及現(xiàn)實中的大學亂象
所以很多東西對于外行來說,或許很神秘,很高雅,一旦自己深入其中,原來并不是那么回事!這也是這幾年我越來越反感做科研,反感做那些無聊的應急性論文的原因。我理想中的大學,科研應該回歸本原,他原本就應該只是教學之外的興趣使然。我首先應該是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對學生負責,而不是對那些無聊的科研考核負責。科研不是我的本職工作,那是全國各個研究所同志們的本職工作。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的大學都在舍本而逐末,不好好地把學生培養(yǎng)好,非要去搶研究所同志們的飯碗。我不是反對在大學搞科研,大學需要科研,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真的不需要逼迫每個老師,每年都去完成數(shù)字化的科研任務。這種壓任務式的科研業(yè)績,本身就違背了科學研究的精神。我只是一個教師,我只想好好地上我的課,好好地教育我的學生,真的就不行嗎?當某個問題需要進行科學實驗來加以驗證的時候,我和同學們可以快樂地做一些科學研究,這樣一種最基本的本應該屬于大學教育的理念,為什么現(xiàn)在蕩然無存了呢?為什么非要以科研業(yè)績來評價一個教師的成功與否?為什么非要一窩蜂地辦成研究性大學?放眼全國,還有多少高校把育人當作自己的本職工作,有多少教授們在真正地加強自己的學問,如此下去,“學問”這個字眼,在大學里沒幾年就會消失!而新興的一些字眼,如“老板”,“ 大老板”,“ 小老板”,“ 大牛”,“小牛”等本就不應該在高校教師中出現(xiàn)的字眼卻愈演愈烈,甚囂塵上。科研經費真的能代表學術水平和學問么?!
這或許就是高校市場化的結果,當學生成為高校賺錢的籌碼,當金錢主導高校教育的時候,大學真的很悲哀了!更可悲的是,我們太多的教師業(yè)已麻木,任憑這種錯誤的主導思想橫行肆虐。學生在這種畸形的制度之下,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許多同學對我抱怨過,四年大學不知道學了什么。他們既沒有學到有用的技能,又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既找不到與企業(yè)銜接的方向,又缺乏進一步深造的動力,越臨近畢業(yè),越是茫然無措。我非常同情學生的這種彷徨的心情,他們除了考研,好像就沒有了其他好的選擇。是呀,這種急功近利式的大學教育制度下,別說學生,我這個教了二十年書的人都越來越看不明白。寬進寬出,成為了當下大學的指導思想。所有的學校,總是想著各種辦法擴招,因為有了學生就有了收入。一所高校往往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學院,為了多招學生,新辦專業(yè)層出不窮。有的專業(yè),剛開始申辦時,把幾位老師召集起來開一個會,一個新專業(yè)就成立了,專業(yè)要辦成什么特色,究竟要培養(yǎng)學生的什么素質都還沒搞清楚就在招生簡章上亂吹一氣。而剛參加完高考的中學生怎么可能知道其中有詐,這些新專業(yè)的名稱往往還很誘人,只有當他們真正踏入其中,才開始了不甘與后悔的四年。只要專業(yè)批下來了,應付監(jiān)管部門的檢查也不在話下。我自己曾經就是新專業(yè)建設的參與者,而且擔任過多年新增專業(yè)的教研室主任,個中滋味,依然五味雜陳。上面一說要來檢查新專業(yè),基層教師累得就像那什么似的,教研室所有教師都要行動起來,編造各種表格,捏造各種數(shù)據(jù),分門別類,裝好幾十個盒子,等著無聊的人去看這些無聊的東西。編造這些無聊的材料不僅花去一線底層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你沒有任何功勞,一旦獲得上級好評,功勞與風光都是領導的;反之,一旦有疏漏,責任全部在教師,鐵一般的紀律這時一定會顯現(xiàn)出來。這些情況,讓本來就苦不堪言的一線教師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還怎么集中心思去搞好教學?!
當學生成為學校賺錢的對象以后,教育就已經在走歪路了。學校也會盡可能節(jié)省學生在學習中必須的開支。就拿實習來說吧,現(xiàn)在高校的實習,已經形同虛設。實習本來是學生最好把所學專業(yè)與社會聯(lián)結起來的必不可少的階段,而且可以真正學到很多實用知識的階段。可如今,一者沒有哪個企業(yè)愿意長時間對學生開放實習;二來學校也不愿意支付一筆高昂的實習費用,這時候能省則省,往往只是組織學生到企業(yè)走馬觀花的轉一圈,上午去,下午就回勒,象征性地完成實習任務。這種形式上實習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想當年,我們大學實習,實打實的半年在校外,實習期間真正能學到許多經驗。學校目前總是把學生無法開展正常實習工作的責任推給企業(yè),一句話,都是企業(yè)不愿意接受實習。其實,節(jié)省開支,才是學校真正的目的吧。當教育成為了賺錢的工具,我們的子孫后代還有什么希望?!
◆ ◆ ◆
7.牢騷之外
社會需要牢騷,更需要牢騷之外的意見或建議。牢騷的初衷都只是希望社會朝著更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向發(fā)展,希望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真正和諧地、可持續(xù)地朝著“幸福”的目標邁進。基于此,筆者根據(jù)這些年的經歷,特提出以下一些建議:
①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可以休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從80年代運行到現(xiàn)在已近20年了,其做出的貢獻,自有人大夸其夸,筆者不添花。由于其掌管的經費越來越多(這些錢每一分都是人民的血汗!),牽涉的利益關系越來越復雜。怎么樣才能打破這種多年來盤根錯節(jié)、根深蒂固的利益關系,最大限度發(fā)揮科研經費的效用,而不讓經費過度集中在少數(shù)人身上,造成無謂的浪費。緊緊靠幾句話,加強監(jiān)督、信息公開是不可能辦得到的,因為既得利益者們自有其老謀深算的應對策略。唯有撤消,一勞永逸。撤消之后,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一部分人大代表,另行成立科研基金監(jiān)督委員會,對所有的科研經費進行監(jiān)管。科研經費也沒有必要分成N種資助計劃(目前科研資助計劃名目繁多,什么百人計劃、千人計劃、杰青、重大專項、863、973、面上、地區(qū)、聯(lián)合基金……..),哪一分錢不都是人民的血汗!那么多的名目,造成了管理上更大的困難。而說白了,無論設多少種資助計劃,錢依然是在那些既得利益者之間轉,你幫我這個了,我?guī)湍隳莻€!
本來很簡單的事情,弄得越復雜,好像才能越顯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似的。其實,關于科研經費管理很好辦,所有項目只需要劃分為兩類:面上項目和重大項目。面上項目,面向社會所有人員征集;重大項目申請者組織現(xiàn)場答辯,打分排名。面上項目經費每項20萬元左右,20萬元足夠完成一個面上項目的工作。重大項目每項200萬元左右,用于支持科研實力很強、技術要求很高的項目。
面上項目,連函評都沒有必要了。目前所實現(xiàn)的函評制度,本身也什么意義,凡是做過國家基金的就可以評別人的本子,外行也可以評內行。一旦碰到內行而且做的方向跟你一致,你可能更慘,他可以隨便找一條莫須有的理由斃了你,然后自己先按你的本子做起來了,你那可貴的想法完全為他所用,還有比這更糟糕的事嗎!
以目前科研經費來看,完全可以做到:只要申請者有一定基礎,就直接資助。目前,面上項目平均是80萬每項,資助率大概在16--18%左右,如果降為20萬每項,基本上原面上項目的經費就可以達到申請者每人一項。這種支持面擴大了4--5倍,其總體產生的效應,決不會比目前集中在少數(shù)人身上要差,可能要好很多倍。因為很多有想法、有志氣的研究者都不喜歡去巴結權貴,而這些人的想法往往比某些權貴們要高明得多,只是缺少契機和經費而已。我經常看中央臺10套的“我愛發(fā)明”的電視節(jié)目,里面許多農民做出來的科研成果,大學教授們都要自嘆弗如,如果類似的人能獲得資助,遠比把錢投在看似高深莫測的,沒有任何產出效益比的,一些天花亂墜的大學教授們的身上。在大學的教師之間流行一句話,真正想做些科研的,沒有錢做,不真正搞科研的,錢花不完。這就是現(xiàn)實!如果面上項目能廣施種子,其結果一定會遍地開花。,這條建議如果能夠實施,基金的管理,也變得非常簡單:只需要在網(wǎng)上跟蹤項目進展就可以。獲得項目支持的人,定期或不定期把與項目有關的成果在網(wǎng)上上傳就行了,監(jiān)管層只需要在網(wǎng)上就可以對項目進展情況了如指掌。獲得過資助,但完成效果很差的,下次申報,可以限制。
② 高校應該正本清源,重新認識高校的責任與任務,把培養(yǎng)學生放在第一位。科研可以存在并且大力發(fā)展,但不要綁架所有的一線教師。建立一個可行的科研獎勵制度,對科研做的好的老師進行適當?shù)奈镔|獎勵,以鼓勵創(chuàng)新。不宜把科研業(yè)績與教師的工資掛鉤,一旦掛鉤,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多重獎勵!
教學應該放在首要位置,評價教師,應該回歸教學為主導,科研為輔。鼓勵教師大膽探索一些短期內可能難以見成效的研究,不給教師太大的壓力,但盡量滿足教師進行科研必須的一些條件。學校的資源應該建立一個公平利用的平臺。目前,在高校,好的科研儀器、高大上的實驗室往往都是隨著權力進行分配的。誰有更大的權了,就有了支配更多資源的便利了,這也導致一些教師挖空心思巴結領導,弄個一官半職,然后給自己的科研創(chuàng)造條件。而我們這些啥也不是又不愿委屈自己的教師,結果就是,連獨立的辦公室或者實驗室都沒有。一旦你多帶幾個學生做實驗,實驗室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了。一個獨立的思考空間都沒有,怎么搞科研?資源共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是那么回事。
重要的事情想再說一遍,高校究竟是干什么的!非要都去搶研究所的飯碗而忘記自己的本職嗎?難道不應該讓教學回歸,以學生為本嗎?!
◆ ◆ ◆
8.幾點聲明
① 發(fā)這些牢騷,我不是針對我的工作單位天津科技大學的。這不是一兩所學校的事,可怕的是全國大部分高校都存在這些問題。憑心而論,我的學校還算可以的,單位領導還都挺親民的,只是我不上進而已。
② 本文所提到科研亂象,主要是指一般二本高校里的現(xiàn)象。不包括那些真正在做科研的單位和真正以科研為己任的可敬的科研工作者們。我曾經在兩個3A級國家重點實驗室學習過,也接觸過不少真正的科研人,他們吃飯時想的是科研,睡覺時想的是科研,一天十幾個小時呆在實驗室,沒有節(jié)假日。這些人是我國科研事業(yè)中的真正的脊梁!國家把研究經費交給他們,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③ 由于本文討論的是普遍現(xiàn)象,切勿對號入座!一旦對號,好像就說的是自己喲。
④ 我作別科研,作別的是那種為了聘任、為了業(yè)績而做的科研,愛咋聘咋聘!我只想靜靜,靜靜地思考一下我自己想做的科研。
⑤ 如果可以,希望萬能的朋友圈能讓本人的牢騷被科研計劃以及高校教育決策者們看到,還大學以“大學”為宗旨。
⑥ 我只是一個教師,一個應該以教育為己任的教師,一個應該對得起人民教師稱號的教師而已!其他的,隨他吧!(轉載自公眾號:學術中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責任編輯:大云網(wǎng)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wǎng)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wǎng)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xié)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xié)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wǎng)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wǎng)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xié)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xié)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wǎng)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qū)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xù)較快增長態(tài)勢 國民經濟持續(xù)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wǎng),產業(yè)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xiàn)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fā)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yè)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fā)改委,增量配電,業(yè)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qū)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wǎng)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tǒng)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yè)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fā)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fā)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tǒng)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tǒng),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yè)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