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盤點:充電樁市場運營誰最強?
中汽協(xié)數據,我國新能源汽車2016年突破109萬輛,世界占比超過53%,2017年產銷量突破70萬輛應該是大概率事件,新能源汽車世界領先地位已經建立,國家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等企業(yè)搭建起了密集的充電網絡,使產業(yè)
充電樁布局領域:國網高速、特來電公共、星星充電私人
目前,國網作為充電樁建設的主力軍,重點打造“九縱九橫兩環(huán)”的高速快充網絡,累計建成充電樁超過5萬個,串聯(lián)起150個城市,保證電動車主的長途續(xù)電需求,是電動車主長途行駛的保障。
國網在高速服務區(qū)建樁
特來電則側重于公共場站的建設,資料顯示,目前特來電通過與各地政府和產業(yè)鏈企業(yè)合資等形式,成立了83家子公司,建站場所集中在政府機關、交通樞紐、大型企業(yè)、科技園區(qū)、商業(yè)綜合體等停車場,是公共出行的充電保障。
特來電充電樁重點布局酒店、商區(qū)等公共領域
星星充電則選擇私人樁作為主打領域,通過免費安樁、眾籌充電樁、共享充電樁、網絡銷售電樁等形式,滿足了車主隨車配樁的需求。相比于公共充電樁,私人樁能夠方便車主充電。
星星充電多建于小區(qū)等場所
在布局方面,三家各有側重,互為補充,沒有太大優(yōu)劣之分,頂多是充電樁數量的多少。
升級換代:充電技術發(fā)展迅速,升級換代要考慮
無論是充電樁的規(guī)模和技術,我國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然而技術的發(fā)展、標準的制定,都預示著充電樁的技術迭代升級的到來。尤其是筆者在調研過程中,見到的國家電網數年前建設的充電樁,運維充電樁的接口不統(tǒng)一、內部組件老化都造成了用戶的不方便,遠看是充電樁,近看都荒廢。而由于采購多家企業(yè)的產品導致標準不統(tǒng)一,升級變得困難。而且從充電樁的標簽上看到的信息,很多生產廠家都已經不復存在,談改造又何其容易。
特來電的模塊化產品雖然投資成本有點大,但是升級換代比較簡單,充電樁不用拆卸、不用斷電、不用改造,一個箱變模塊拔下來,就實現了回廠再造,而標準化的模塊在工廠實現批量改造也應該不是難題。
筆者調研過程中,還看到了很多地方品牌充電樁,各式各樣,戶外的風吹日曬很多已經面目全非,想到全國這么龐大的充電體系未來面臨的升級改造,不免有些擔憂。充電樁企業(yè)不能只想今天的建設,也要考慮未來的升級,不然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和用戶體驗的落后。
收益運營:均未實現全面盈利
目前來看,還沒有哪家運營商敢說自己已經全面盈利,大部分的充電樁運營商是虧損的。雖然業(yè)內專家曾表示,汽車充電行業(yè)在未來一兩年內將出現較為成熟的商業(yè)模式,但在此之前,充電費和服務費依然是運營商的主要盈利點,車主充一度電運營企業(yè)就會收獲一度電的差價和服務費,比如特來電日充電量達190萬度,星星充電日充電量70萬度,假如每度電收取0.5元服務費,特來電一天收入95萬,星星充電收入35萬,再加上后期落地的補貼,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運營成本。
乍看特來電日收入較多,但運營9萬多個充電樁,再加上已投建并未上線運營的一共19萬個樁,作為行業(yè)龍頭也僅僅走到了盈利拐點,并未實現大規(guī)模盈利,這也是今年特來電顯著放緩建樁速度的原因之一。雖然公共充電樁市場需要規(guī)模支撐,才能達到平衡點,但長期的投入而缺乏盈利,對于民營企業(yè)來說,也不是一件樂觀的事。
增值服務開發(fā):樁體廣告、售車、租賃已逐步實現
盡管目前充電樁運營并未實現盈利,但依然吸引了眾多企業(yè)入局競爭,歸根到底還是看重未來增值服務的可能性。在前不久召開的“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chuàng)新高峰論壇”上,特來電董事長于德翔提出了建立“充電網”,把多年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起建立一條正確的汽車充電發(fā)展路線,避免走彎路。而充電網涉及到的未來能源管理,光伏直流電在電動汽車的直接應用,充電的削峰填谷等等也被認為是特來電未來充電運營增值服務的戰(zhàn)略布局,畢竟成規(guī)模的“網絡”比獨立的樁更容易開發(fā)出更多商業(yè)模式。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運營商都在探索充電業(yè)務以外的盈利方式,比如以充電樁為入口的廣告、保險、金融、售車、交通工具租賃等。
其中,樁體廣告是大部分運營商最容易實現的盈利模式,通過在充電樁上安裝液晶屏或廣告燈箱,實現廣告收入。但這需要充電樁達到一定數量,而且有足夠的用戶資源,目前來看,國家電網、特來電、星星都應該是最有希望先通過樁體廣告實現盈利的運營商。
類似的樁體廣告屏可以為運營商帶來收入
充電樁保險服務則是國網最先嘗試的模式,通過與保險業(yè)的合作,國網通過贈送充電樁保險的方式,為客戶保障充電安全。對于售車模式的嘗試,國家電網推出“國網商城”,就包含銷售電動汽車業(yè)務。特來電則開發(fā)了“特來車”APP,實現售車、租車、分時租賃等產業(yè)延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