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架構設計經驗談:技術選型
當你做架構設計時,必然會面臨技術選型的抉擇,不同的技術方案,架構也可能完全不同。有哪些技術選型需要做決策呢?比如,App是純原生開發(fā),還是Web App,抑或Hybrid App?iOS開發(fā),語言上是選擇Objective-C還是Swift?架構模式用MVC,還是MVP,或者MVVM?下面根據(jù)我的一些經驗對某些方面做點總結分享。
原生/H5
關于用原生好,還是用H5好的爭論從沒間斷過。但我覺得,脫離了實際場景來討論孰好孰壞意義不大。就說我們目前正在做的項目,先說明下背景:
- 不止要做Android和iOS App,也要做微信公眾號;
- H5人員缺乏,只有一兩個兼職的可用,而且不可控因素很高;
- 我們對原生比較熟;
- 開發(fā)時間只有半個月。
首先,需求上來說,大部分頁面用H5實現(xiàn),可以減少很多工作量。但因為不可控因素太高,而時間又短,風險太大。而我們對原生比較熟,開發(fā)效率比較高,很多東西我也控制得了,風險相對比較低。而且,我們的主推產品是App,微信屬于輔助性產品,所以,微信要求也沒那么高。因此,我決定以原生為主,H5為輔,App大部分頁面用原生完成,小部分用WebView加載H5。
另外,WebView加載H5也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加載服務器的H5頁面,一種是加載本地的H5頁面。加載服務器的H5頁面比較簡單,WebView只要load一下URL就可以了。加載本地的H5頁面,則需要將H5文件存放在本地,包括關聯(lián)的CSS和JS文件。這種方式相對比較復雜,不過,加載速度會比第一種快很多。我們當前項目基于上面考慮,只能選擇第一種方案。
如果人員和時間資源充足的話,那又如何選型呢?毫無疑問,我會以H5為主,微信和App都有的頁面統(tǒng)一用H5,App專有的部分,比如導航欄、標題欄、登錄等,才用原生實現(xiàn)。另外,WebView里的H5有點擊事件時,也許是URL鏈接,也許是調用JS的,都不會讓它直接在該WebView里做跳轉,需要攔截下來做些原生處理后跳轉到一個新的原生頁面,原生頁面也許嵌入另一個WebView,用來展示新的H5頁面。這是簡單的例子,關于Hybrid App詳細的設計,以后再講。另外,關于H5,絕對是大趨勢,強烈建議所有App開發(fā)人員都去學習。
Objective-C/Swift
我在項目中選擇了Swift,主要基于三個原因:
- Swift真的很簡潔,生產效率很高;
- Swift取代Objective-C是必然的趨勢;
- 目前iOS只有我一個人開發(fā),不需要顧慮到團隊里沒人懂Swift。
如果你的團隊里沒人懂Swift,那還是乖乖用Objective-C吧;如果有一兩個懂Swift的,那可以混合開發(fā),并讓不懂的人盡快學會Swift;如果都懂了,不用想了,直接上Swift吧。
當語言上選擇了Swift,相應的一些第三方庫也面臨著選型。比如,依賴庫管理,Objective-C時代大部分用CocoaPods,Swift時代,我更喜歡Carthage。Carhage是用Swift寫的,和CocoaPods相比,輕耦合,也更靈活。我個人也不太喜歡CocoaPods,使用起來比較麻煩,耦合性也較高,我使用過程中也經常出問題,而且還總是不知道該怎么解決,要移除時也是非常麻煩。
再推薦幾個關于Swift的第三方庫:
- Alamofire:Swift版本的網絡基礎庫,和AFNetworking是同一個作者
- AlamofireImage:基于Alamofire的圖片加載庫
- ObjectMapper:Swift版本的Json和Model轉換庫
- AlamofireObjectMapper:Alamofire的擴展庫,結合了ObjectMapper,自動將JSON的Response數(shù)據(jù)轉換為了Swift對象
MVC/MVP/MVVM
先分別簡單介紹下這三個架構模式吧:
- MVC:Model-View-Controller,經典模式,很容易理解,主要缺點有兩個:
- View對Model的依賴,會導致View也包含了業(yè)務邏輯;
- Controller會變得很厚很復雜。
- MVP:Model-View-Presenter,MVC的一個演變模式,將Controller換成了Presenter,主要為了解決上述第一個缺點,將View和Model解耦,不過第二個缺點依然沒有解決。
- MVVM:Model-View-ViewModel,是對MVP的一個優(yōu)化模式,采用了雙向綁定:View的變動,自動反映在ViewModel,反之亦然。
架構模式上,我不會推崇說哪種模式好,每種模式都各有優(yōu)點,也各有極限性。越高級的模式復雜性越高,實現(xiàn)起來也越難。最近火熱的微服務架構,比起MVC,復雜度不知增加了多少倍。
我在實際項目中思考架構時,也不會想著要用哪種模式,我只思考現(xiàn)階段,以現(xiàn)有的人力資源和時間資源,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需求,適當考慮下如何為后期擴展或重構做準備。就說我前段時間分享的Android項目重構之路系列中講的那個架構,確切地說,都不屬于上面三種架構模式之一。
寫在最后
技術選型,決策關鍵不在于每種技術方案的優(yōu)劣如何,而在于你團隊的水平、資源的多寡,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你們當前階段的架構方案。當團隊拓展了,資源也充足了,肯定也是需要再重構的,到時再思考其他更合適更優(yōu)秀的方案。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shù)據(jù)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tǒng)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lián)網
-
新基建助推 數(shù)據(jù)中心建設將迎爆發(fā)期
2020-06-16數(shù)據(jù)中心,能源互聯(lián)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lián)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yè)數(shù)據(jù)變現(xiàn)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lián)網 -
泛在電力物聯(lián)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lián)網案例
-
新基建之充電樁“火”了 想進這個行業(yè)要“心里有底”
2020-06-16充電樁,充電基礎設施,電力新基建 -
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多久?
-
備戰(zhàn)全面電動化 多部委及央企“定調”充電樁配套節(jié)奏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yè)發(fā)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shù)據(jù)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tǒng)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lián)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fā)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